【两会专访】海马景柱:插混汽车不应被“冷遇”

  作者:时代财经 李卓玲

  推动氢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、推进大湾区新能源建设、取消NEV正积分结转限制……每年两会期间,新能源汽车都是汽车界代表委员的热门话题之一,今年亦不例外。

  而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,全国政协委员、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亦提交了关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相关提案,他建议取消对插混汽车的政策歧视,在双积分政策、路权、准购权、政府用车采购等方面,给予插混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相同的待遇。

  全国政协委员、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

  “当前,插混汽车在很多地方遭到‘冷遇’,甚至被拒于新能源汽车政策之外。”两会前夕,景柱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,实际上,插混汽车既可有效利用传统燃油汽车企业现有的产能、供应链和技术积累,又可利用万亿投资建立起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和基础设施,产业化条件已完全成熟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以来,市场下行压力叠加疫情影响,不少制造业企业的生存环境备受考验。对此,景柱亦就精准降低制造业税费负担和用工成本提交了相关提案,希望让制造业企业轻装上阵。

  图片来源:海马汽车官网

多举措为制造业“减负”

  时代财经:今年两会,你提出了三项提案,初衷是什么?

  景柱:今年我主要关注插混汽车推广,以及精准降低制造业税费负担和用工成本问题。

  对于插混汽车的提案,主要希望能消除对插混汽车的认知误区,建议取消对插混汽车的政策歧视,在双积分政策、路权、准购权、政府用车采购等方面,给予插混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相同的待遇。

  至于制造业减负方面,主要是留意到,当前,受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叠加影响,企业的生存环境非常严酷。尤其是制造业企业,除了虚高的土地与资金成本外,还身缠四副枷锁:一是全套的税费负担、二是很高的用工成本、三是严酷的用工环境、四是经济管理中的各种“一刀切”,很多制造业企业陷入了绝境。

  事实上,制造业不仅是稳就业的“压舱石”,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“推进器”。要鼓励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、提质增效、提高自身竞争力,也要进一步优化政策供给,为制造业的发展多立路标、少设路障,让制造业企业轻装上阵、健康发展。

  时代财经:如何看待包括汽车业在内的制造业企业,目前面临的压力和挑战?

  景柱:我在调研中发现,相对于外卖、快递等新业态的灵活用工而言,制造业的用工负担是系统且沉重的。

  以河南省郑州市一工业企业为例,2019年社保降费后,单位和个人合计的五险缴费比率仍然占员工工资总额的36.5%左右。如果加上住房公积金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和工会经费,“五险二金一费”的缴费比例最高约为63%、最低也将近50%。因此,我建议优化政策供给,精准对症下药,解决制造业企业用工成本过高这个突出问题。

  而在税费方面,当前涉及到制造业企业的税收有20种之多。制造业企业贷款购地、建厂、发工资,即使暂时处于亏损状态,也要缴纳契税、关税、消费税、印花税、房产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、城市维护建设税、教育费附加、地方教育费附加等,同时还要代扣代缴职工的个人所得税,垫付国家补贴以及增值税留抵占压资金,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,经营难以为继。

  特别是当前受疫情影响,企业不裁员已是咬牙坚持了,还要缴纳重税,其结果必然造成制造业为资本所抛弃。这其实是目前制造业沦陷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因此,我建议继续深化税制改革,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就要尽快精准降低制造业税费负担。 

  图片来源:海马汽车官网

取消对插混汽车政策歧视

  时代财经:如何看待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?

  景柱:在我国“三纵三横”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中,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、氢燃料电池汽车一样,都是重要的技术路线。

  相对而言,纯电动汽车存在里程、充电和电池衰减三大焦虑,更适合短距离通勤。氢燃料电池汽车虽然是终极技术路线,但目前关键稀缺资源和基础设施存在瓶颈,短时间难以普及。

  相比纯电动汽车,插混汽车同时拥有两种“血统”,即分别由传统的燃油发动机与电机提供动力,可弥补纯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车各自的劣势。它“能用电不用油,不用电能节油”,可灵活切换能源,动力强劲,没有纯电动汽车的各种“焦虑”。 

  时代财经:对于插混汽车目前的发展现状,你怎么看?

  景柱:当前,插混汽车在很多地方遭到“冷遇”,甚至被拒于新能源汽车政策之外。

  其背后的错误逻辑主要有三条:一是认为插混汽车自重大,不节油、不减排;二是认为插混汽车发动机排量大,大马拉小车,产生浪费;三是认为插混汽车不充电的情况下使用,实际油耗没有降低。

  事实上,目前主流的插混汽车既节能又减排,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:一是纯电行驶里程达80km,日常在市内行驶以用电为主,相当于纯电动汽车。二是长途行驶时可自动识别驾驶员意图和路况,自动切换用油或用电的工作模式,或者以用油为主、用电助推爬坡,使发动机始终工作在高效率区。同时,通过制动能量回收和怠速发电等给电池充电,保证以最少用油又最多回收电能的模式行驶。

  时代财经:目前插混汽车的油耗情况如何?

  景柱:此前,为验证插混汽车在真实场景下的油耗,我曾带领研发人员进行了深入研究,从市场上购买了奥迪A3 e-tron和大众途观L-PHEV各1辆,分两种场景测试,包括每天充电一次,以及不充电只烧油。

  结果,实验证明,相比传统燃油汽车,多数插混汽车,在不充电的情况下可节油约30%;在每天充电情况下可节油约80%。如果每天充电一次,基本可保证以纯电动模式在市内上下班使用;即使在不充电的情况下,一箱油按40升计算,也可跑800公里左右。

  时代财经:在推广插混汽车方面,你有何看法和建议?

  景柱:插混汽车既可有效利用传统燃油汽车企业现有的产能、供应链和技术积累,又可利用万亿投资建立起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和基础设施,产业化条件已完全成熟。目前,主流自主品牌车企多数已掌握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,具备大规模推广条件。

  不过,在成本方面,由于插混汽车结构较传统燃油车复杂,目前,单台成本高出传统燃油车4~6万元。因此,为大力推广插混汽车,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,需政策驱动,统筹发力。

  所以我建议对技术指标符合《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》(财建〔2020〕86号)要求的插混汽车,给予多重优惠政策,包括取消对插混汽车的政策歧视、保持免征购置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、鼓励插混汽车用于共享出行和网约车、鼓励并促进大众消费,对发动机排量小于1.5L的插混汽车免征消费税等。

景柱两会提案
“两会专访”编者按

 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,是稳增长、扩消费的关键领域。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驱动下,汽车产业重构的帷幕正徐徐拉开,而今年在疫情叠加因素的影响下,行业洗牌的进程进一步提速,同时也催生了创新与机遇。值此全国两会召开之际,时代财经“两会专访”专题,将与来自汽车行业的两会代表们,共同聚焦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,未来,车市消费如何提振?中国品牌如何做大做强?企业又该以怎样的姿态来拥抱这一场产业大变局?

  吉利李书福:疫情推进汽车零部件深度本地化

  长城王凤英:小型电动车具有重大经济和生态价值

  广汽曾庆洪:提振汽车消费是系统工程

关键词阅读:海马

责任编辑:Robot RF13015
精彩推荐
加载更多
全部评论
金融界App
金融界微博
金融界公众号